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了解协会 | 协会制度 | 加入协会 | 联系我们

政策法规

首页 | 政策法规 | 详细信息

关于本市绿化隔离地区郊野公园环境建设的指导意见(部分摘录)

发布于:2010-07-15
京发改〔2007〕1216号
     建设郊野公园可以拓展城市绿化隔离带功能,提供更多休闲游憩空间,让市民更直接、更具体地享受经济社会发展成果,是政府关注民生的重要体现。该项工作已列入今年市政府拟办的重要实事。
     一、建设目标
郊野公园建设是对绿化隔离地区绿地进行近自然化和公园化改造,重在构建清新和谐、天然野趣、古朴自然、景色优美、环境宜人的以森林自然生态景观为主体的绿色空间,尽量减少建筑规模,严格控制水面面积。郊野公园建成后面向社会、免费开放。按照计划,2008年前完成2万亩郊野公园建设任务,力争通过两年集中建设,沿东北五环、西南四环形成60余处6万亩公园,每隔3公里一处,实现郊野公园绕京城。
     二、建设原则
(一)坚持生态优先,自然协调的原则。按照适地适树、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要求,以乡土树种为主,优化林木结构,注重植物的空间配置和季相变化,突出自然景观和生态功能,营建树种丰富、结构合理、自然协调、稳定健康的植物群落。
(二)坚持政府主导,投资分担的原则。绿化隔离地区公园环建设属社会公益事业,是政府投资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,由市、区两级政府按照7:3的投资比例分担。
(三)坚持统一规划,分步实施的原则。按照北京城市总体规划、绿化隔离地区总体规划和公园环建设目标,打破乡村行政区域界线,统一规划,合理布局,统筹安排,分步实施。
(四)坚持以人为本,服务大众的原则。充分考虑市民的游憩、观赏、健身的需求,营造自然生态景观,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,面向社会,服务大众,丰富群众生活,满足市民生产、生活需要。
(五)坚持保护为主,合理利用的原则。要以原有林木为主体,优化结构,最大程度地保护、利用现有林木绿地资源。不得随意移伐现有林木和侵占绿地。
(六)坚持节约建设,可持续发展的原则。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、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,广泛应用中水、太阳能、透水砖等节水、节能的新技术和新材料,提高效率,厉行节约,构建节能型、环保型、循环型公园环。
(七)坚持严格管理,创新机制的原则。公园环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,要严格按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要求,进行实施和管理,坚持设计审批、招投标、施工监理和检查验收等制度,建立激励机制和严格的考核监督制度,确保公园环建设质量水平。公园建成后的日常管护纳入城市绿地管理体系,按照绿地管护的等级进行管理。
     三、建设内容和标准
    绿化隔离地区公园环建设主要内容:调整林木结构,营建自然生态景观,丰富生物多样性;完善基础设施,营造休闲空间,丰富绿地功能;增加公共服务配套设施,突出以人为本,满足游人的基本需求。
(一)调整植物结构,营建自然生态景观,丰富生物多样性。
     1.调整植物结构。按照生态优先、适地适树、生物多样性的原则和多树种、多植物、多层次、多色彩的要求,遵循树木的生长规律,对过密的林木绿地实施间密留疏,使林分郁闭度在0.6-0.8范围内;适当增加大规格的常绿树、彩叶树种,大量栽植地被植物,达到三季有花、四季常绿的生态景观效果。
原则上公园建设的绿地率(含水体)不得低于90%,高大乔木覆盖面积达到70%以上;栽植植物品种不少于100种,主要乔木树种不得少于20种、花灌木不少于30种;按照自然生态景观的要求确定新栽植苗木的规格,一般阔叶乔木胸径不低于8公分,针叶乔木高度不低于3米,花灌木3年生以上。补栽的植物要以乡土树种为主,选择节水、耐旱和寿命长、观赏性强的树种。
2.营建自然生态景观。要结合地形、地貌特点和水源条件,合理划分景区、设置景点,创造优美、自然、生态的景观。具有水源和现状地形条件的公园可设置一定比例的水面,尽量减少硬化河道、水体的驳岸。
3.丰富生物多样性。通过增加植物种类,构建乔灌花草相结合的、稳定的、健康的植物群落;合理利用河湖、池塘、沟渠、自然湿地的区域条件,为野生动物创造良好的生存空间。有条件的可在公园内提供一定数量的野生动物栖息场所。
(二)完善基础设施,营造休闲空间,丰富绿地功能。
1.公园道路建设。公园道路分主路、支路、小路(步行道),以支路、小路为主。一般主路宽度3-5米、支路2-3米、小路0.8-1.5米。一般路网密度在每公顷200米左右为宜。道路设计要结合现有道路,合理布局,与景观相协调,步移景异。选用的材料要力求环保、自然、经济,做到路面平整,方便残疾人、老人、儿童通行。
2.建设给水排水系统。主要包括绿地灌溉系统和生活服务用水系统。绿地灌溉系统要铺设地下主管线、支管线,保证林木绿地浇灌用水。要广泛应用先进实用的节水技术,积极推广中水灌溉,有条件的要在绿地中建设集雨节水设施或建成集雨型绿地。生活服务用水系统主要建设在公园服务区,饮用水质要符合国家相应的卫生标准。排放的污水应接入城市污水系统,禁止在地表排放或直接排入河湖水体。严格控制水体面积,不得刻意挖湖营造水体。
3.供电设施建设。主要满足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和公园管理用电。道路照明提倡采用太阳能灯设备。
(三)增加公共服务配套设施,突出以人为本,满足游人的基本需求。从满足游客的基本需求出发,增加公园服务设施和管理设施,合理确定位置、数量和规模,满足游人休闲游憩、运动健身、文化娱乐等需要。主要包括公园管理用房、厕所、健身器材、公共电话、果皮箱、标识牌、游人集散广场、绿荫停车场、小卖部、园椅等。严格控制建筑的规模和数量,建筑设施仅限管理用房、小卖部、厕所等配套服务用房。有条件的地区可借鉴国外郊野公园的模式,以游客服务中心形式统一安排小卖部等服务设施。凡是公园建设范围内有违章建筑的,要坚决拆除。